8b

陶企破“卷”有道 商学院

本报记者 王云霏

过去一年,房地产行业面临挑战。与此同时,终端家居消费迭代,渠道变化正在重构行业生态。对陶瓷行业而言,“内卷”“价格战”成为关键词。近日,中国陶瓷网访谈类直播栏目《中陶三人行》走进上市公司箭牌家居旗下品牌箭牌瓷砖,特邀箭牌家居副总经理卢金辉,以及中国陶瓷网总经理刘石、媒体中心总监邹思进,以“破卷有道,先练好内功”为主题展开交流。

敢于“反内卷”

在卢金辉看来,“内卷”是市场竞争激烈的表现,当下,很多陶企被迫把价格降低,但是成本还是居高不下,这种情况下,个别陶企降低标准、牺牲品质,最终非但消费者没有受益,对建陶行业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邹思进认为,“卷”品质、“卷”技术、“卷”价值,利大于弊;而“卷”价格也未必一定是坏事,企业通过低价措施可以迎合消费降级的趋势,从而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消费者也可以从中获益。

“面对内卷,我们要坚持长期主义,摒弃短视行为,要明白保持合理的利润、通过持续创新、为顾客创造价值,才是必然之路。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清醒的战略思维,不能劣币驱逐良币,而是要做行业出清,鼓励行业高质量发展。”刘石表示,行业要敢于“反内卷”,要把价格战转化为价值战。

具体来说,面对内卷,有成本领先优势的企业,可以打规模战;没有成本领先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差异化实现价值,打创新战和价值战。其目的都是先存活、再创新,创造价值,保持利润,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邹思进表示,“破卷战”就是生存战,陶企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陶企必须坚守产品质量和利润两条底线,否则一定会被淹没在“内卷”的洪流中。

“内卷”有利有弊

刘石预测,未来会存在以下几种品牌格局。首先是头部品牌,有规模优势、总成本领先优势,随着品牌集中度提高,每个头部品牌占据的行业总体市场份额会加大;其次是覆盖某一区域市场、某一细分市场的区域品牌,这部分品牌可能和区域工厂进行联合,或由区域工厂转型而成;还有就是小而美的专精特新品牌,这类品牌可能是头部品牌的事业部做品类延伸,也可能在区域工厂进行OEM贴牌生产。

随着内卷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品牌会注重原创、设计、创新、价值、用户需求、用户体验。未来的竞争,可能是供应链、品牌和终端渠道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竞争。卢金辉认为,有的企业可能越卷越强,有的企业则越卷越弱,最后留下来的企业,要么是做大的,要么是做强的,要么是差异化的。从这几个维度来看,大企业更有卷的资本,就好比大船更禁得起风浪;而在特定领域做得非常强的,也能占据一席之地;最后是极具差异化的,它们受到内卷的影响更小。

邹思进认为,对于大型建陶企业而言,“内卷”可以说利大于弊。“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头部陶企可以通过降价对其他陶企发动降维打击,从而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为了在价格战中获胜,会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从而促进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弊”主要体现在影响盈利能力和导致品牌形象受损,让消费者认为产品质量不佳等方面。

而对于中小型陶企而言,“内卷”有利有弊。邹思进表示,对于产品是全品类的中小型陶企来说,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因为无论是比价格、比品牌还是比规模,都被头部陶企压制,只有转型差异化经营才有出路。对于纯粹走低价路线的陶企来说,暂时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对于已成功打造网红品牌或在模式上有所创新的中小型陶企来说,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对于小而美的陶企来说,受到的影响相对最小,它们想要保持现状或者更上层楼,关键在于能否一直快速进行产品等方面的创新。

顺势而为,适度创新

刘石认为,企业抓住机遇一要“顺势而为”,二要“适度领先”,“企业要把控好创新的节奏、时机、投入产出比。因为企业的创新不是研究院的创新,不能过早创新、过度创新、盲目创新,而是要做有价值的创新,做客户需要的创新。”

他认为,陶瓷行业接下来将面临三个机遇:一是品牌必须快速入局新媒体;二通过“国潮”风,为品牌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导向;三是“人本营销”,即更注重用户需求、体验和价值的实现,以用户为中心,实现品牌与用户的关系、用户与用户的关系、品牌整体情绪价值的认同。

邹思进表示,总体而言,瓷砖品牌的“破卷”之道不在于紧盯竞争对手,而在于深刻理解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卷价格”向“卷价值”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