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冬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在王菲悠远高亢的歌声中,被演绎得缠绵悱恻。听着这首动人的歌曲,不经意之间就回想起了30年前那个皎洁明月挂高空的中秋之夜。蓦然回首,那个梳着两条长辫子的小姑娘与那个留着一头乌黑长发的小姑娘,一起手牵着手漫步在空旷校园里的身影,不知不觉地浮上了眼帘。中秋月儿分外明,圆圆月儿照九州。明亮的月光照在两个相依相随的女孩脸上,那脸上流淌的分明是“幸福”两字。
那是我的挚友阿娇第一次在学校过生日。中秋佳节出生的女孩,生平第一次在外面过生日,而我也是第一次中秋佳节不在家里过。为了扫去离家的那份淡淡的伤感,阿娇特意约上我,一起到学校外面的小店里吃饭庆祝。下了碗好吃的卤面,再叫上一瓶可乐,就算是过生日了。那时的我,记得最牢的就是她的生日了。每次放假回家时,我经常会做一张精致的贺卡送给她,把她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而我的生日大都是在学校过的,她也会送我一份特别的礼物。那种纯真的友谊就是在朝夕相处的积累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那时的校园生活是多么无忧无虑,多么天真无邪。在那么多的同学当中,一向老实巴交、内向腼腆的我,竟然与美丽可爱的阿娇一见如故,成为一生中清淡如水的至交,这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我在心里总是深深地感动着,感动于这份来自异乡的同窗之情。每当看到抽屉里那叠厚厚的保存得完整无缺的信件,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就从脚底往上冒:有人关心、有人牵挂、有人想念的味道原来是如此美好。
相遇在泉州这座迷人的城市,满树的刺桐花红遍了心房,温情的友谊之花开启了两颗早熟的心扉。相同的家庭际遇,让我们的心紧紧地靠在了一起。我们扬起梦想的风帆,一起行进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代。在充满阳光与欢笑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欢歌,一起舞动青春的奇迹;在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哭泣,一起挥洒梦幻的汗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耳边再次传来这一久违的旋律,我又一次想起了那个难忘的中秋节。月儿高高挂空中,明亮如昼,正如我的心,总是清晰地想念着小桥边的阿娇,想念着那张精致动人的脸,想念那颗纤尘不染的心,想念泉师三年的同窗之谊。再逢中秋佳节,生活的碎片再次被往事缝补成一轮明月,花好月圆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