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和镇玉湖村健身休闲公园。

灵源街道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晋江市教育局、交通运输局、交警大队组成联合整治专班开展“黑校车”专项整治。

梅岭街道举行“党建+物业”微型消防站消防业务技能竞赛。

陈埭镇开展河道“四乱”专项清理行动。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晋江坚持把检视整改贯穿始终,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系统梳理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推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能力作风建设查摆出的问题,真刀真枪改,盯住问题治,啃掉了一批“硬骨头”,根除了一批顽瘴痼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本报记者 李诗怡 陈巧玲 秦越
刀刃向内找问题
1月8日,晋江市委常委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代表市委常委班子作对照检查,并带头进行个人对照检查;常委同志逐一进行个人对照检查,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主题教育期间,晋江市领导全面梳理、牵头调度解决各级巡视巡察、主体责任检查、审计监督等“存量”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共查摆问题3924个,制定整改措施6537条,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晋江市卫健系统围绕党的建设、医院发展及上级指出的问题,梳理焦点难点问题276个、制定整改措施513条;晋江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26个进驻部门相关负责人现场体验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同时广泛收集、深入分析群众反映的问题,共查摆问题81个,对应制定81条整改措施;磁灶镇开展3场专题调度会、27次基层调研,实施重难点问题“啃骨头”攻坚计划,共收集汇总74个问题清单,逐项梳理制定118项整改措施……晋江各单位严格对照中央提出的6个方面问题,结合自身实际精准查摆问题,找准根源和症结,形成全面、准确的问题清单,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创新意见收集方式。晋江坚持开门搞整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平时工作中最担心、最放心不下的重点问题,通过线上平台全方位收集群众关切期盼的“为民办实事”项目、“金点子”建议等超3000条,转化成相关职能部门改进措施131条、民生微实事项目117个。
“外墙修好后变得安全又整洁,我们住起来舒心多了。”对磁灶镇阳光豪庭小区的吴女士来说,2023年的一大暖心事,就是小区外墙渗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原来,该小区存在外墙渗水问题,但建筑防水工程已超过保修责任期限,需要使用公维金修复渗水部位。为尽量减轻渗水问题造成的影响,解业主燃眉之急,晋江市物业专班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全面摸排同类问题,并委托专业防水机构先行处理,再申请公维金支付。物业服务企业随即展开排查,并委托第三方专业防水机构对小区渗水墙面进行修复。
“小物业”牵动“大民生”。面对群众反映“推动解决物业管理领域问题用力不足,物业服务履约水平不高”的问题,晋江多管齐下,协同发力。
晋江市住建局开展全市物业服务水平专项提升行动,成立物业管理专项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工作专班,出台《晋江市物业住宅小区精细化考评工作方案(2023)》,进一步完善物业服务的日常监管、综合考评、惩戒及市场退出机制。
同时,晋江市物业管理行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揭牌成立,创新采取“人大代表+特邀顾问”运作模式,邀请人大监督部门、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建筑商等有关单位人员共同进驻,推动解决居民物业管理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问题。
动真碰硬解难题
每天下午,在永和镇玉湖村健身休闲公园里,都有许多群众前来休闲健身。据村民介绍,这个休闲公园原来是一个废弃石窟,后来玉湖村将这个废弃石窟填平,投资200多万元,用了两年时间建了这个健身公园,如今不仅环境变好了,附近的村民也跟着受益。
永和镇玉湖村健身休闲公园的“华丽变身”是晋江打好矿山生态修复攻坚战的生动缩影。
2012年,晋江石材行业整体退出,一批长期破坏环境的无证非法采矿点被取缔关闭,留下了一些废弃石窟。这不仅影响地表生态环境,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如何治理好这些废弃石窟,成了晋江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晋江分类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将过去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生态疮疤”回填平整植树,如今变成充满希望的土地。
2023年,晋江开展矿山综合治理“百日攻坚”活动,推进永和巴厝东、内厝西和英林大觉山集中连片整治,完成40%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 推动受损山体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重组。此外,强化人防物防技防,零容忍打击非法盗采和倾倒石粉、建筑垃圾等行为,推动从“重末端治理”向“重源头防控与过程监管”转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晋江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治理攻坚为抓手,一体推进治污水、治矿山、治大气,让晋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景永驻。
哪里有矛盾,哪里群众意见最大,哪里就是主题教育的“主战场”。
紧盯还未啃掉的硬骨头和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晋江坚持靶向施策,多举措推进整改整治,确保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晋江市人社局打造“社保一件事”集成式服务,“一窗通办”服务事项达152项,对社保经办力量不足、权责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加以整改整治;晋江市司法局开展“网格+”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实体化工作,实现矛盾纠纷事件全流程闭环管理,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便捷性;安海镇建立“发现一处、整治一处、销号一处”闭环治理机制,推动整治破坏水生态环境、影响河道行洪安全问题50多处,大力推动镇域内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随着一批“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不仅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也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建章立制促长效
人居环境好起来,居民生活美起来。2023年,灵源街道在做好日常整治的基础上,设定每周二为各社区环境卫生大扫除日,落实每月“红黑榜”通报,从薄弱环节入手,从关键问题突破;建立“三化”机制,即健全环卫监管立体化、建立整治攻坚常态化、统筹整治力量一体化,切实推动人居环境再提升、整治成效再升级,辖区环卫成绩持续向好。
开展整改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要如期完成,确保进行实质性整改、取得标志性成效,又要着眼长远,注重举一反三补短板、建章立制促长效。除了灵源街道,这也是晋江其他单位的共识。
聚焦反复出现的问题,晋江全市制定出台行得通、能管用的制度文件147份,形成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88个,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补齐制度短板、堵塞工作漏洞,防止问题反弹,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
例如,针对“数字经济本体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晋江市工信局出台《晋江市支持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十二条措施》《晋江市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十六条措施》等政策措施,完善数字经济产业政策体系,持续培育数字经济本体产业;针对企业办理工业用地提升容积率办理程序复杂、时间冗长的问题,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出台《关于进一步简化工业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编制内容的通知》,对方案编制内容、联审项目范围、联审部门及联审时限再出重拳做“减法”,全面助力工业项目审批“再提速”;针对基层反映的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存在短板的问题,晋江市应急管理局牵头探索建立汛期临灾预警“叫应”工作导则,创新推行“党建+网格+应急管理”,首批指导罗山街道华泰社区、深沪镇华山村建设村级应急服务站,推动应急管理穿透落实到基层。
主题教育成效几何,群众来当“阅卷人”。晋江各单位选取主题教育整改整治问题清单中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定期对问题内容、整改措施、整改进度等内容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在公开事项中附上单位邮箱,定期收集并回应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让群众全过程参与、监督和评价主题教育。
检视整改 贵在“真”“实”
记者手记
翻看晋江各单位检视整改清单,各项问题、各条整改措施、各节点整改进度及最终整改结果,一页页清晰了然,“真”和“实”贯穿其中。
检视整改要“动真格”。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也是党内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晋江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跳出点到为止的舒适圈,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全面深入推进检视整改,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锤接着一锤敲”的精神,做到以查促改、以改促优。
检视整改要“求实效”。检视整改成效如何,最终要看群众的所感所获、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度。晋江各单位通过“晒”问题、亮进度、报结果,让群众清楚地知道查找了哪些问题、打算怎么整改、改到了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成效,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评价,确保真改实改、改到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检视整改,唯有始终保持“真”的劲头不松,“实”的标准不降,方能交出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整改答卷。
晋江市主题教育市级涉及民生领域问题清单整改整治情况公开表
序号问题内容整改进度完成情况1校园食品安全事前监管不到位,压力传导不够1.制发《晋江市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意见(试行)》等3份文件,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晋江市校外供餐单位库,组织27所合同到期学校完成摇号选企。2.100%完成校园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队伍建设,对学校校园食品安全相关人员开展培训8场,累计培训3000多人次。3.联合有关部门检查学校690家次,并要求学校限时整改,基本建立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已完成2推动解决物业管理领域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用力不足,物业服务履约水平不高1.青阳街道、梅岭街道等19个镇街已成立物管办,256个小区纳入网格管理。2.出台《晋江市临时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运行指导意见(试行)》,推进住宅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目前已成立业主自治组织115个。3.开展住宅小区精细化考评,评定五星小区55个。已完成3“三资”监管不到位,资产处置机制不健全,廉政风险隐患较突出1.全市102个村(社区)已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现状完成自查自纠。2.2023年10月9日、2023年11月22日,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梅岭、西园、新塘等3个街道指导“三资”监管问题整改工作,并健全相关机制;2023年11月22日、2023年1月27日,新塘街道、梅岭街道分别完成相关业务培训。3.组织全市81名业务骨干参加晋江市2023年高素质农民(经管类)培训班,对被审计的30个村(社区)已形成初步审计报告。已完成4基层网格治理现代化水平还不够高,一些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1.晋江市委主要领导带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随机抽查青阳街道、陈埭镇、新塘街道辖区部分村(社区)二级网格党群服务站,全市市直单位、驻晋直属单位、市属国企全覆盖挂钩联系396个村(社区)。2.组织全市基层网格员岗位技能竞赛,表彰16名网格员;2023年11月16日组织举办晋江市第十五批新任专职网格员培训班。3.迭代升级“智慧网格”信息平台,开发民意速办中台、任务处置中台、吹哨报到中台建设。已完成5综治中心存在空转情况1.成立晋江市社会治理中心,重编为综合协调、网格管理、平台管运、事件调度、业务督评5个职能组。2.司法局、信访局作为第一批入驻单位于2023年12月5日前入驻社会治理中心。3.确定罗山、新塘、池店、磁灶、安海等5个镇(街道)为建设示范点,按照前端实体化运作、后端智能化支撑的运行模式进行建设。已完成6互花米草除治攻坚生态修复进展较为缓慢1.泉州下发的规划方案提高种植密度比率(每平方米4株、丛、袋),提升生态修复苗木成活率。截至目前已完成501亩生态修复,完成率为122.8%。2.印发《互花米草除治长效管护机制》,建立长期有效的管护机制,晋江湿地滩涂已吸引包括勺嘴鹬、黑脸琵鹭等在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8种。已完成7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待推进1.建立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19个基层市场监管所均配备一名市级药品检查员。2.邀请泉州药检所叶贵福老师召开中药饮品鉴别培训会,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水平。3.推进晋江市安海医院先行开展UDI系统建设,截至目前共有5161条通过UDI码的收费记录,实现医用耗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已完成8109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待整改1.定期召开会商会及道安业务培训会,通报提醒进度滞后镇街,龙湖、陈埭、英林、西园等镇街已落实专人负责,按时序推进隐患整改。2.抽调10个道安成员单位,组成10个包联督导小组,落实月通报制度,每月15日前通报隐患整治进度,全市109处隐患点已全部完成整改。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