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b

进一步保障投资者权益 咱厝银行基金定投风控升级

相较于一次性投资,基金定投由于可以通过平摊成本和长期的复利来实现较高收益,且可以按约扣款,因而颇受晋江投资者的认可。

但在市场波动加大、风险增大的当下,部分银行悄然改变基金定投扣款规则,增加风险等级判断,以此判别产品是否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能力,进而保障投资者权益。一旦出现新增风险等级判别的情况,投资者可通过各机构App再次进行风险评估,满足风险匹配后即可继续定投。

新增风险等级判别

作为一种广受认可的“傻瓜”投资,基金定投经历市场长久以来的考验后,展现出良好的收益性,因而备受投资者关注。其省心省力的另一方面则在于,投资者只需签署基金定投合约,即可按约扣款,不需要时时关注市场动向和手动缴纳费用,帮助投资者便捷理财。

但是,近来,伴随着市场波动加大,为了保障投资者的权益,部分银行不断加强风险管理,细化风险条款。

“为加强销售适当性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该行于2023年12月19日起调整基金定投业务规则,执行定投扣款时,将增加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匹配度校验。”日前,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将调整基金定投业务规则,如果客户出现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失效或低于拟定投的产品风险等级的情况,应及时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如未进行,客户将会在单笔定投委托扣款达到6次后,被暂停定投协议。在定投协议恢复前,该行不再进行定投扣款。

这并非个例,此前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机构就已率先加强风控。交通银行此前表示,在基金定投扣款、快溢通自动转入扣款发起时增加风险等级判断,若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有效期满或与产品风险等级不匹配,系统将不会进行扣款。

风险匹配须重视

买基金还需要先测评?为何说风险等级判别如此重要?

晋江某银行零售业务负责人黄女士介绍,一般来说,基金风险等级按照由低到高顺序,依次划分为:R1(低风险)、R2(中低风险)、R3(中风险)、R4(中高风险)、R5(高风险)五个风险等级。基金风险等级不同,其代表的基金产品风险程度也就不同。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将普通投资者同样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C1、C2、C3、C4、C5,不同级别的投资者匹配对应级别及以下的基金产品。

这也就是说,风险等级判别与产品的适配性息息相关。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其可选择的产品也就不同,购买风险等级不匹配的产品,将会带来不好的投资体验。

光大银行表示,如果客户重新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且评估结果不低于拟定投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客户被暂停的定投协议将恢复。当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处于有效期但评估结果低于目前客户已定投的产品风险等级,客户也可选择对暂停的定投协议进行超风险确认,恢复定投协议。

“投资者如果出现新增风险等级判别的情况,投资者可登录各机构App再次进行风险评估,满足风险匹配后即可继续定投。”上述黄女士表示。目前,基金定投风险等级判断涉及的问题主要涵盖投资经验、金融资产收入等内容,投资者应如实填写,才能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量,找到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