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b

“睡眠保单”查询服务上线 快来查查你的保单状态

今年9月,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陆续启动,随后各家保险公司陆续开展行动,通过短信、微信、电话、信函或上门拜访等方式发出主动提醒,并协助消费者办理满期金领取、保单复效等手续。

记者获悉,本月13日,“睡眠保单”信息查询平台已正式上线,免费向金融消费者开放,保单查询更加便捷。咱厝消费者通过“金事通”App,即可及时查询自己的“睡眠保单”相关信息。

查询服务正式上线

为更好地开展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12月13日,“睡眠保单”信息查询平台已正式上线。

消费者下载“金事通”App,经过实名认证后,即可在App首页“常用服务”项目下的“睡眠保单”模块,查询自己作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睡眠保单”相关信息,并通过点击“联系保险公司”按键与“睡眠保单”所属保险公司取得联系。该平台将作为一个便捷、安全、高效的信息查询公共入口,对广大金融消费者免费开放。

据了解,此次专项清理行动的“睡眠保单”包括三类:一是“赔偿保险金未领取的保单”,指的是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理赔案件结案,自结案日开始一年以上仍然未实付的人身保险保单。二是“满期给付保险金未领取的保单”,指的是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产生待领取满期金,客户应领未领满期给付保险金大于零并已满一年的人身保险保单。三是“合同效力中止或终止的保单”,指的是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保险合同效力中止或终止,客户尚未领取现金价值大于零并已满一年的人身保险保单。

“睡眠保单”对消费者可能意味着保险保障的中断及资金收益的损失,存在一定风险。消费者通过此次上线的信息查询平台,即可及时获知自身的保单情况。

保险公司相继“喊话”

伴随专项行动的开展,近几个月以来,各大保险公司相继行动,纷纷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醒消费者关注保单状态,及时更新保单信息、领取相关权益、弥补保障缺失。

“我们主要通过短信、微信、电话、信函或上门拜访等方式发出主动提醒,并协助消费者办理满期金领取、保单复效等手续。”中国人寿方面表示。在专项行动期间,消费者应保持手机畅通,及时接通保险公司客服电话、接收短信服务,也可以登录中国人寿寿险App自助查询,或主动拨打公司客户电话95519、联系保单服务人员或直接到公司各客户服务中心询问了解相关情况,确保能充分享有自身的保单权益。

如何唤醒“睡眠保单”呢?业内人士表示,各家保险公司的操作方式大同小异,基本都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App实现。例如,平安人寿唤醒“睡眠保单”的具体操作路径分为三类:一是领取已结案未到账的理赔款:金管家App保单服务—理赔申请—理赔记录,查询及办理取款手续。二是领取满期保险金:金管家App保单服务—生存金—生存金查询及领取,查询满期金并领取。三是恢复保单效力:金管家App保单服务—复效,根据页面提示填写健康信息(能否复效以公司核保审核结果为准)。

保险从业人士表示,消费者购买保险后不应将保单放任不管,应定期检查保单状态,按时缴纳保险费。尤其在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信息发生变更时,应第一时间通过保险公司客服电话、官网、官微等方式联系保险公司更新信息,留意自己的保单状态。如果发现保单效力中止,应尽快联系保险公司办理保单复效,若拖延时间超过2年,将导致保险合同永久失效。

小贴士 还需注意这些“坑”

清理并唤醒“睡眠保单”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伺机假冒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打着代办业务的幌子,骗取信任,设局欺诈,不得不防。

一种是以代理维权为名,实则非法侵占资金。不法分子在互联网平台或社交平台发布代理“睡眠保单”“全额退保退息”等信息,发布教唆他人成功退保退息的虚假案例,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索要高额的“咨询费”“手续费”,或通过掌握的消费者银行卡账户截留、侵占资金。

另一种则是以退保退息为名,实则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部分消费者由于联系方式、缴费账户变更、经济情况短时间内发生变化等原因,导致持有的人身险保单合同效力中止。不法分子以唤醒“睡眠保单”可以直接领取现金价值为说辞,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代办业务,并刻意隐瞒保单收益、主要风险、违约责任等关键信息,未经消费者同意终止保单效力,致使消费者无法按合同约定领取满期后的现金价值,还可能造成资金被截留等经济损失。

就此,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对陌生电话、链接应保持警惕,不向陌生人提供个人隐私信息。如对保单内容有疑问或有保险服务、退保需求,可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官网、拨打客服热线、亲访客服中心等方式与公司协商解决。如遇到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形,应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维权。如发现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财产被欺诈或非法侵占等违法犯罪行为,请第一时间与公安机关联系,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