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b

如何“惩罚”孩子更有效?

​“我已经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为什么同样的错误你犯了好几次?”面对孩子“屡教屡犯”,父母该如何告别“咆哮式”育儿?生活中,孩子难免犯错,家长该如何正确“惩罚”呢?

“惩罚”时注意以下事项

“我儿子常常闹情绪,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不好好睡觉,经常情绪说来就来,啥事不干就杵在那里。”家住许厝社区的王女士苦恼地说道,试过了好几种方法,苦口相劝、打骂甚至罚站都用上了,但效果甚微,孩子依然没有改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无可避免。那么,如何科学、适当地“惩罚”孩子呢?首先,家长要分清孩子的行为和动机,以及孩子是否主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如果孩子做了错事并非本意,而是为了探索而不小心犯错,且勇敢担责,就可以视情况减轻“惩罚”。在“惩罚”孩子时,要跟孩子讲清楚应该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或要求,切忌含糊其辞,让孩子自己去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惩罚”孩子时应注意场合,建议不要在公众场所或他人面前教训孩子。事后,可以及时地跟孩子一起情景回忆,进行“复盘”总结,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过了什么事情,并明确要求其改正。此外,及时地“惩罚”更有效。作为父母尽量不要“翻旧账”,只要情况允许,应立即给予相应的“惩罚”,孩子才能记住教训。

借鉴科学“惩罚”方法

那么,该如何科学地“惩罚”孩子呢?需要注意的是,“惩罚”孩子时为了帮助他改正错误,而不是为了发泄家长的不满。如何不打、不骂、不伤孩子自尊,还能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呢?以下几种方法家长可以借鉴。

“惩罚”方法:帮忙做家务

该方法适用于孩子乱写、乱画、不爱干净等。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好抹布、盆子等用具,让其在清理打扫中养成爱整洁的习惯。

“惩罚”方法:没收心爱的东西

该方法适用于孩子乱丢东西、不收玩具。家长可将孩子乱丢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在这之前,家长要先告诉孩子如果将物品乱丢将没收,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惩罚”方法:罚坐或画画

该方法适用于孩子吵闹不止、吵架、踢人、骂人等。家长可在处罚区摆上软垫或椅子,准备闹钟计时处罚。或摆放一张小桌子,准备一本画册及颜色不同的画笔,让孩子画出、写出心中的想法。

“惩罚”方法:禁止某项权利

该方法适用于孩子犯了较为严重的错误时,家长可将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暂时禁止碰触,作为“惩罚”。当然,在这之前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禁止这些权利的原因,当其表现好时就恢复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