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b

普及金融知识 民生银行在行动 ①理性消费 别用青春来还债

近年来,各类网贷平台层出不穷,金融知识薄弱、防范心理不强的青少年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不法分子打着“利息低、下款快”的旗号诱骗青少年超前消费,致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陷入过度负债的漩涡,甚至有人因无法偿还巨额利息而失去年轻的生命。

在此,民生信用卡带您看看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大学生小李想买一部最新款手机,于是通过QQ群推送的广告找到了某公司的线上贷款平台。该平台宣称利息低、到账快,小李在提供相关资料后,顺利办理了一笔5000元的贷款。但因小李无法按期归还,短短6个月内,欠款金额从5000元增长到十几万元。由于害怕,小李瞒着所有人,直到恐吓短信接连出现在家人、朋友的手机上,家门口也被泼上油漆,写着“欠债不还、天理不容”的字句。最终,小李在父母的帮助下选择报案。

民生信用卡提醒广大青少年,要正视自己的消费能力,远离超前消费,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超前消费。青少年应正确评估自身消费能力及抗风险能力,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为,拒绝超前消费、跟风攀比。

二是家长应及时疏导青少年心理,定期沟通。家长应密切关注青少年心理成长,及时引导青少年、在校学生培养正确的借贷意识,珍惜个人征信,养成良好的消费还款习惯。

三是寻找正规金融机构及正确的救济渠道。如有正当资金需求,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咨询,不轻信“无利息、无担保、无抵押”等虚假广告。如发现自己遭遇了非法“校园贷”,应及时与家长或在校老师沟通,如个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应立即报警。

②提高警惕 防范电信诈骗

随着移动通信设备的广泛普及,借助手机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络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诈骗犯罪迅速蔓延,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极大损失。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主要意在获取被害人的财产、银行账户等隐私信息。

电信诈骗有哪些种类?民生银行信用卡提醒,大众应重点提防八类“诈骗短信”:温情式:“温情短信”骗费不留情;权威式:来电要求转账,自称“公安局”;激将式:短信骂人激你回电骗费;利诱式:手机充值200送300,话费两天就没了;提醒式:借银行名义向用户群发“消费短信”;惊喜式:以获得捐款、财政补贴、中奖等骗取“税金”;苦肉计:家长收到诈骗短信,自称儿女要求汇款;瞄准下属:假冒领导电话诈财。

民生信用卡提示,大众须时刻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金融信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如果发现被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③合理维权 擦亮慧眼

近年来,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推出“代理投诉”“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修复征信”等所谓“代理维权”服务,名为“代理维权”,实则诱骗消费者并从中牟取非法利益,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民生信用卡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维权”陷阱,合法理性维权。

不当维权面临的“四大风险”:

风险一:法律纠纷。不法分子一般不具备法律执业资格,通过编造或歪曲事实进行恶意投诉,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侵占消费者正当的维权渠道和资源,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甚至可能存在违法风险。

风险二:信息泄露。不法分子收集消费者各类敏感信息,引发个人信息泄露及被非法利用的风险。有些团伙甚至擅自、恶意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贷款。如果消费者想终止代理协议,还可能遭到不法分子的骚扰、恐吓。

风险三:经济损失。不法分子不仅收取高额“代理维权”费用,还可能通过掌握消费者的银行卡账户截留侵占资金;非法代理信用卡维权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这样往往会加重消费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负担。

风险四:征信瑕疵。当前,贷款、信用卡还款记录等均已纳入征信范围。消费者如听从不法分子教唆,采取暂停或拒绝还款等行为,很可能因逾期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形成征信瑕疵,对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甚至就业等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