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灵(晋江金井瀛洲小学五年1班)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邻居家晚上的时候有烛灯。他晚上没有办法看书,就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烛光看书。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他终于有了大学问,成为一代名人。”……
小时候,妈妈不厌其烦地给我讲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将砚台当成白糖的苏洵;以哥德巴赫猜想改变了自己命运的陈景润……那时候,我对“书”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从一年级开始识字起,我就喜欢上了看书。不过看的只是漫画和连环画,或是只有一点文字的绘本,我仍然看得津津有味。不过渐渐地,我感到有点索然无味,这些不能满足我的胃口了。三年级时,我找到了更有趣的书——故事书。《安徒生童话》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大海里的小美人鱼;《格林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善良的灰姑娘……都是我在书里找到的朋友。还有《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这些书像神奇的药水,浸润着我幼小的心灵,让我懂得一些大大小小的道理,洗礼了我的心境,让我感到满足。
四年级后,我便不再局限于这些故事书了。我开始看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如《青铜葵花》等,开始读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科普类、小说类、散文类、诗歌类……不管什么书籍,我都不“挑食”。不知不觉中,我也爱上了写作。在参加学校或是镇级的征文比赛中频频获奖,我想这不仅是老师对我的辛勤教导,也是我热爱阅读的一份收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使到不了远方,书也能开阔我们的眼界。我们似乎到世界各地去“旅行”,见识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即使遇到“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也能游刃有余。
读书,是打开世界的钥匙,漫步在知识海洋中的我无法停下,愿你我手里有书,脚下有风,迎着朝阳,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导老师 陈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