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档案 姓名:陈雯雯 所在园:安海镇苗苗中心幼儿园 工作年限:32年 获奖情况:曾获得“泉州市幼儿园优秀青年教师”“晋江市优秀教师”“晋江市德育先进工作者”“晋江市三八红旗手”“晋江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1990年,刚毕业的陈雯雯前往安海实验幼儿园担任一线老师。32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她从一名新手教师成长为省学科教学带头人,并将民转公的苗苗中心幼儿园提升为泉州市示范幼儿园。目前,该园的“一园两区”集团化办园模式已步入正轨,第三个园区也正在筹建中。
调岗后勇挑重任
争创优质幼儿园
从1990年至2013年,陈雯雯一直在安海实验幼儿园担任一线老师,其间也兼做年段长。2013年,她被调到苗苗中心幼儿园担任园长。陈雯雯坦言,当年从年段长被调至苗苗中心幼儿园担任园长,对她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苗苗中心幼儿园虽为民办出身,但其创办初衷是为解决周边孩子的就学问题。创办之初,前园长杨莺找西隅小学借教室,从一个班扩到3个班,后来实在没地方了便四处筹钱盖校舍。
“由于苗苗中心幼儿园的创办背景,园里有一大批老教师跟着幼儿园一起成长起来。2010年9月,晋江市教育局对苗苗中心幼儿园进行严格评估,批准其为安海镇镇属公办中心幼儿园,该园这批老教师也转聘为合同教师。”陈雯雯说道,她刚来时就遇到“棘手”的问题:如何更合理地进行人事管理?“不论从待遇还是培训等方面,合同老教师和在编教师我都一视同仁,这让合同老教师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我也重新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分工,重新规划岗位职责。”
在梳理了园标、园训、园徽、园吉祥物等学园文化后,陈雯雯意识到幼儿园当时的场地受限、设备设施老旧,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整体环境和配套的提升。“为统筹安海镇区学前教育发展,解决苗苗中心幼儿园园舍安全及服务区幼儿入公办园困难等问题,2016年3月,在镇党委政府和安海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学园租赁厂房作为苗苗中心幼儿园临时新园区(即桥头园区),经过半年时间的改造于2017年元月正式迁入使用。”陈雯雯笑着说道,当时老师把班里所有的物料打包好贴上标签,家长自发开车带着小朋友前来帮忙运送,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仿佛是自己在搬家一样。
立足文化古镇
创特色园本课程
“在接手桥头园区时,这里是一个旧的厂房,院子里除了三棵大树外,还有小树、杂草、鸡鸭棚等杂物,我们进行了整体规划。现在,这三棵大树成为幼儿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常常在大树下嬉戏、玩耍。”陈雯雯说道,桥头园区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他们在慢慢充实幼儿园的同时,也把幼儿园的文化融入环创中。据了解,安海是一个文化古镇,该园立足于此,以“五种文化、六个主题”为抓手,充分挖掘安海地域资源,积极构建园本特色课程。五种文化即闽南童谣、红砖文化、节日民俗文化、童玩文化、小吃文化,六个主题即“爱安海”之节俗安海、名胜安海、舌尖安海、品牌安海、童谣安海、守艺安海主题课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准备,该园于2020年1月被确认为泉州市示范幼儿园。
现阶段,陈雯雯正着手整理该园特色课程的材料、案例,汇编成册并作为幼儿园系列化的课程教材,将其渗透到班级的课程、区域、游戏中。尽管陈雯雯已经多年不在一线,但她仍不断地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她多次为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幼教同行开设专题讲座、带领老师做课题,热心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成立镇级陈雯雯名师成长工作室,组织教科研活动并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当年镇上仅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很多的教学观摩任务都落在我们那几届幼教人身上,我们也在一次次的磨炼中成长起来。”陈雯雯说道。
据了解,苗苗中心幼儿园旧园区(现金沙城分园),从2019年7月开工重建,到2020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其间,还因为疫情使工程受到影响,可见陈雯雯费了多少心力。目前,该园区已开启“一园两区”的集团化办园模式,而第三个园区也正在筹建中。陈雯雯坦言,这些年,晋江的幼教发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每个乡镇的中心幼儿园都能够起到带头、辐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