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石伞业何以从有到全?——牢牢抓住制伞业发展契机,自发补链、强链,2005年前后,冷轧带钢生产线的投产,开启了东石制伞业新一轮腾飞。现在,东石已形成制伞机械、电镀、冷轧钢板、伞骨、伞头、伞布配件及成品伞生产、销售的优势产业链条,发展活力强劲。
上世纪90年代,完成原始积累后的东石人,流水线工厂开始取代家庭作坊;加上外商在制伞行业的投资,东石制伞业迎来迅猛发展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富兴、东纶、福联这三家生产伞架、伞布等配件的公司,被东石制伞人称为“三剑客”,他们为东石制伞业的集群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的不断发展,2003年以来,东石制伞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呈现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等特点,且晴雨伞产品从样式设计、材料选择、工艺改造、产品开发等方面已走向更高层次。因此,东石制伞业自发补链延链强链,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2005年是东石制伞业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富兴、振华、鸿盛、富鸿等5家企业,新建冷轧带钢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与此同时,富裕、振兴等钢槽、铁槽厂的正式投产,也填补东石镇制伞产业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据了解,钢板是生产伞具配件的重要原材料。在此之前,东石的配件厂都要到省外采购,生产受货期、品质、物流等因素的限制。有了冷轧带钢生产线,一方面,可以定制化服务,生产伞具专用的钢板,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大大缩减了物流环节,产品交期进一步得到了保障。
泉州市雨相伴伞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制伞专业委员会会长刘基安认为,冷轧带钢生产线的投产,开启了东石制伞业新一轮的腾飞。有了上游原材料的支撑,晋江东石制伞业零配件厂家更加繁荣发展了起来,为东石成为全国伞具最大的原材料集散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前钢板要到省外采购的时候,加工厂的创业门槛就比较高,因为小批量三五吨到省外采购的话,成本要高很多。”富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萧英振告诉记者,东石可以生产钢板之后,加工厂购买三五吨钢材成为现实,一些冲床师傅,买台冲床就可以加入制伞业创业,更多的配件小加工厂也就此发展起来。
截至2005年,东石全镇已有专业生产塑料配件、伞面布料、伞骨等各种原辅材料、配件企业168家。
晋江制伞产业链还一直不断优化升级。2007年以来,东石制伞行业新建厂房达15万平方米,伞骨产能以每年15%的速率递增,产量位居全国前茅。东石制伞业从原材料、制伞机械、配件、成品组装到包装、销售和售后服务等配套项目日趋完整,现在已不仅是配套齐全的国内伞具生产基地,还是伞配件的最大供应基地和行业信息交流中心。
由于产业链配套优势,东石伞业已占领国内市场90%的玻璃纤维成品伞份额,区域内玻璃纤维成品伞月销量达400万至500万打。还有风靡市场的三折自开收伞,东石也占90%以上市场份额,一个月销量超2000万把。
“三折自开收伞的技术主要集中在手柄。一个小小的手柄,内部结构不少于5个配件,每一个配件都是不同的供应商,但这类材料供应商在东石不少于50家。此外,骨架的结构也相当复杂,有超过20个配件,而这一类材料的供应商在东石有上百家。小到一个弹簧、螺丝钉,都可以很快在东石找到。”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翔鹏告诉记者,这就是东石伞业持续创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