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理财产品收益保持低位、基金收益时好时坏的当下,固收类产品已成为不少投资者的主要选择,而国债更是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度。
上个月,今年首批凭证式国债开售,尽管仅能通过柜台购买,但依旧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国债稳健安全,一直是稳健型投资者最喜爱的投资方式之一。”银行人士表示,“储蓄国债每年发行的规模并不算大,由于其稳定性强、收益较高,在广大市民中有着较高的接受度,尤其深受老年人的欢迎。”明日起,新一批国债又将开始发售。
明日起发售
据了解,本次财政部发行的为2021年第一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和2021年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为400亿元。
其中,第一期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3.8%,最大发行额为200亿元;第二期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3.97%,最大发行额为200亿元。两期国债发行期为2021年4月10日至4月19日,2021年4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4月10日支付利息。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别于2024年4月10日和2026年4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不同于上个月发行的凭证式储蓄国债仅能通过柜台购买,此次发行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不仅可以通过储蓄国债承销团团员的网点柜台购买,还可通过承销团团员的网上银行购买,实现线上购买国债。
据了解,两期国债由全国39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承销,投资者可通过咨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办理。
安全稳健受青睐
“作为每年必买的投资品种,储蓄国债在老年人圈子里十分受欢迎。”家住罗山街道的于阿姨说,“我们买储蓄国债当成定期存款,收益高低倒是其次,最主要是安心,又能存下一些养老钱,得到一些收益,老年人都比较喜欢这样的产品。”
据了解,国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一般原则,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因此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今年3月,首批凭证式储蓄国债发行之时,就吸引了大批老年人到银行网点进行抢购,其热度多年来始终不减。“对于老年人来说,安全稳健是他们理财的首要考虑,而国债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工作人员陈女士说道,“当下理财产品收益的持续下滑,也让一些有着长期理财需求的人,加入到了这一行列。加之当下股市行情不佳引起基金波动较大,也让一些人对储蓄国债有了一定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式国债在提前兑取上有一定的规则。两期国债发行期内不得提前兑取,发行期结束后可提前兑取,提前兑取业务只能通过承销团成员营业网点柜台办理。投资者提前兑取两期国债时,承销团成员按照从上一付息日(含)至提前兑取日(不含)的实际天数和以下执行利率向投资者计付利息,即:从2021年4月10日开始计算,持有两期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二期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承销团成员为投资者办理提前兑取,可按照提前兑取本金的1‰向投资者收取手续费。
相关阅读
电子式储蓄国债
有望再添新购买渠道
不仅可以通过网点柜台和网上银行购买,今后,电子式储蓄国债有望通过手机银行购买。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手机银行销售储蓄国债(电子式)试点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称,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可申请试点上线手机银行电子式储蓄国债销售。
《办法》表示,符合以下条件的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可向财政部、人民银行申请报名参加试点工作:一是开展个人手机银行业务5年以上;二是报名前一年1月1日至报名日在办理储蓄国债(电子式)业务中未发生影响国债信誉的违规事件;三是报名前一年1月1日至报名日个人手机银行业务没有重大安全事故记录。
同时,储蓄国债(电子式)手机银行销售业务办理起止时间不得超出柜面业务办理起止时间;其他业务办理时间由试点成员自行确定。试点成员应不晚于手机银行销售开始前2个工作日,通过手机银行公布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条件、电子渠道最大销售额度等信息,如营业时间内上述信息发生变化,应及时更新。投资者通过手机银行办理储蓄国债(电子式)试点相关业务时,试点成员不得向投资者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