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好厉害!”在生活中,你是不是常这样夸自家的娃?
其实,夸孩子是一种鼓励,能给他们带来自信,但有时也是一种伤害,误导他们骄傲自大。
“适当夸奖、赞美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心理专家认为,但是,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家长
“不知道该如何夸孩子了”
对比老一辈的父母,现在“80后”和“90后”的家长更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下足功夫。这些年轻的家长认为,夸奖孩子,会帮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在幼儿园里,孩子如果做得好,老师会奖励她一朵小红花。”宝妈张女士说,每次女儿放学回来,看到小红花,她就会表扬孩子:“你真棒!”“说多了,不仅自己烦,孩子也会烦。”张女士很苦恼,“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夸孩子了。”
宝爸李先生认为,常常夸奖孩子,当然挺好的。但是,又怕对孩子不好,产生副作用,“就怕他骄傲自大”。
对此,宝妈潘女士也深有同感。“孩子现在已经在读大班了。从小到大,我们经常夸孩子,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就是孩子十分在意别人的夸奖,挫折忍受力很低,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乱发脾气或号啕大哭。”
专家
夸奖应当讲究方式方法
“适当夸奖、赞美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心理健康教研员庄娥霞介绍,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最初阶段,是非观念模糊、自制能力差。因此,成人的引导、奖励与夸奖、赞美至关重要。
“父母都会夸孩子,但是,夸并不是随便夸,也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庄娥霞介绍。
那么,该如何夸孩子呢?庄娥霞给出一些建议。
首先,真心夸奖孩子。作为孩子,当然想得到家长的夸奖。但是,有的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带着某些目的,甚至敷衍、糊弄孩子。“在夸奖孩子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真心。这样,才会起到正向鼓励的作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其次,夸奖过程而非结果。“孩子有好的表现,家长应该夸奖,但是,我们更应该对孩子在过程中付出的专心与毅力表示赞赏。”庄娥霞认为,有时候,夸奖过程比夸奖结果更重要。
再次,适当给予物质奖励。除了口头奖励外,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鼓励孩子的一种有效手段。“物质奖励要掌握一定的度,既要及时,又要适当。”
最后,善于发现闪光点。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身独特的闪光点。家长要善于发现闪光点,通过鼓励和赞美,让它成为孩子进步的启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