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_施珊妹
本报讯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批准最新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其中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等5项纺织服装国家标准发布。最新修订版《羽绒服装》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日期为:2022年4月1日。
据悉,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0年完成GB/T 14272《羽绒服装》报批工作,考虑到羽绒服装相比其他品类的服装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环节上相对较长,企业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调整和适应,且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羽绒服装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均受到较大冲击,产品周转周期变长,原料更新与成品消化适应更难,实体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为使羽绒服装生产企业平稳转换至执行新标准,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议标准正式发布日期和实施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年,于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记者了解到,新标准有了新变化,其中羽绒种类标注只分鸭和鹅,不分灰和白;将原标准中“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增加了成品洗涤后外观质量的考核要求;蓬松度测试方法修改为蒸汽还原法;防钻绒性的考核及评价方法修改为“成衣转箱法”;增加了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的限量要求的考核。
其中,“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及新的成衣防钻绒性测试方法是本次修订的关注热点。含绒量和绒子含量均是评价羽绒品质的重要指标,为顺应国际市场趋势,统一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同时,防钻绒性的考核及评价方法由原标准的织物绒包摩擦法修改为成衣转箱法,从整体上对成品的防钻绒性做出评价,更贴合服装实际穿着使用情况,也避免了因服装款式复杂多样导致取样困难等问题,该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现行羽绒服装防钻绒性测试方法的重大突破,将有效解决企业的难点和消费者穿着体验的痛点。
新标准实施后,将在四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羽绒品质的考核与国际接轨,便于国际各国间进行对比,提高我国羽绒服装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规范羽绒服装行业及其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市场秩序,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规范的执法依据,进一步提高羽绒服装的产品质量;三是以消费者实际穿着体验为出发点对产品进行评价,将有效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四是引导企业绿色生产,保护环境生态友好。